加入VIP,免费下文档
| 注册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12篇

时 间: 2015-10-24 13:29:07
【导读】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领导干部反腐工作莫当“三种人”  1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r...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领导干部 反腐工作莫当三种人
 
  1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领导干部必须明确反腐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提高站位、保持定力、严明纪律,做反腐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涵养政治品格,莫当“两面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特别是当前反腐工作中,不能只在出台文件上下功夫,而背地里搞权钱交易,不当“台前一套,台后一套”的两面人。要把忠诚刻在心中,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工作做到实处,反腐工作不能文件上天天喊,行动上“一切照旧”,不搞一阵风,不流于形式,加大严管严治,持续重拳出击、反腐倡廉,把反腐工作抓到实处、抓在细处。
  增强纪律定力,莫当“装睡人”。反腐重任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在党纪法规面前选择“装睡”,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失职渎职的现象是需要被严肃问责纠责的。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加强纪律建设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防线,领导干部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拉帮结派,不任人唯亲,管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在反腐工作上“打折扣”“搞变通”,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守政治规矩,不能选择性反腐,反腐没有选择性,严格按照政治规矩办事,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含糊,在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上不动摇,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强化责任意识,莫当“旁观人”。正风反腐,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踩红线、不犯大错就可以与此事无关了,殊不知这种心理更会滋生党内的歪风邪气。要勇于担当,不当“腐败分子”的保护伞,摒弃“特权思想”,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坚持原则、公事公办,坚持刀刃向内,决不护短遮丑,坚决防止“灯下黑”,塑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敢于负责,积极融入到“正风反腐”的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党纪党规宣传教育,以案明纪,让干部们红红脸、出出汗,发挥警示教育的最大作用,春节期间加大督查力度,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确保反腐工作自上到下“一盘棋”。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方言廉政党课圈粉农村党员
 
  “老百姓认同的、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11月5日上午,一场特色的“方言”廉政党课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广福村会议室开讲。而授课人正式是八步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邓海昀。
  该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要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的工作要求,不定期到联系点党支部开展活动。邓海昀同志在前往联系点莲塘镇广福村党支部授课前,了解到该村在家的多数为年老党员,且村大多数只懂客家话,于是邓海昀同志大胆尝试,决定用客家话给他们上一堂廉政党课。
  党课以“明辨是非 筑牢防线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主题,用客家话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背景、该区查处农村党员典型案例、重温党章党纪、如何筑牢防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并根据农村党员的特点,少读理论、多讲案例故事,有针对性地列举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党员违纪案例,既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又做到反面警醒,引导他们遵守党规党纪,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廉洁理念,使廉政党课由“严肃呆板”变得“接地气”,更富人情味,让党员群众乐意听、记得牢。
  “以前有领导到村里讲党课都用普通话,搬文件,念理论,我们听不懂、记不住,这次用我们客家话讲得通俗易懂,让我记得牢,都听不够。”党课结束后,老党员代表胡声信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用我们平时在说的客家话讲课,感觉是在跟我们聊家长里短,很亲切,我们很乐意听,这堂课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党员,确实要比普通村民更高地要求自己,明是非,带好头。”党员韩大伯笑呵呵地说。
  对于本次党课起到的积极作用,邓海昀同志表示,结合基层实际,采用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传党风廉政教育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努力的方向。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放松而不放飞” “纪律永不休假
 
  据“湖南微政务”报道,日前,郴州市纪委监委对近期查处的3起党员领导干部休假期间违纪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临武县委原常委、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常务)何淼仁节假日期间违规与管理服务对象进行赌博活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礼品问题;原郴州市人防办正处级干部刘文杰节假日期间违规出国(境)问题;汝城县汝城钨矿离退休人员管理处正科级干部李湘章休假期间酒后驾车问题。
  休假,对近年来倍感压力的公务员来说,无疑是放松自我、休闲享受的“佳期”。眼下,许多公务员朋友都根据安排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年休”。“休假”的日子,确实是相对自由的时间,休闲、娱乐,养精蓄锐,以饱满的激情迎接“休假”后的工作,才是对待“休假”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党员干部就把这“休闲、娱乐”理解为没有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赌博收礼、违规出国、酒驾醉驾,甚至妄说妄议……这样一来,简直把自己的身份“放飞”了,让铁的纪律也“休假”了。
  近年来,关于领导干部的“双面人生”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他们的“B面人生”,基本就是演绎在“下班”和“休假”之时。他们在“上班”的时候,往往还高调发表“反腐言论”,把自己塑造得十分“清正廉明”。但是,一到“下班”或“休假”时,自己的“魄力”,与“思想”就完全变了样,不惜运用手中的权力做起了各种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事情来。原来,他们“上班”时的诸多高调表现基本都是用来掩饰自己并不纯洁的灵魂而已。而这些不应有的作为,都似乎成了“下班”与“休假”之过。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志确实很在意“以内”和“以外”,把“上班期间”“工作时间”与“下班时间”“休假时间”完全割裂开来。其实,所谓的“以内”和“以外”,都是和平时期的新词汇。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先辈们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时刻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还有什么“以内”“以外”之说呢?现在既然能按时上下班,有周末“双休”,还有适当的“年休”,就当倍加珍惜,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只是在身心上放松一下自我,言行上却不能被“休假”所左右。
  固然,倘若要求大家都要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似乎有些苛刻,但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有损党员干部形象,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来,那就不配身份,有负责任了。就像新闻中这几位违纪干部,或被“双开”,或被“处分”,都是在“休假”中忘记身份,过于放松了自己,明知故犯而已。我们常说“忠于党忠于人民”,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渗透到骨髓中,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将自己的身份铭刻在心中,“下班”“休假”时才能做到放松心情不放松警惕,放下工作不放下担当。
  在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的“人民公仆”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然而,越是如此,越不能在思想上有丝毫的懈怠。佛家都讲“不入沙门不受戒”,何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勤务员”!如果“休假”时就把自己“放飞”到“纪律”之外,那“先锋模范”从何说起,“人民公仆”又怎能相配!面对难得的“休假”机会,大家当倍加珍惜,“放松”自我而不“放飞”自己,让严格要求不“休假”,铁的纪律不“休假”。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紧日子就是紧作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求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
  “过紧日子”的提出,不止一次一年,是基于风险挑战和发展需要的一般的普遍的号召,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的“常态化”动作。“紧日子”就是“紧作风”。各级应积极响应号召,以“简朴勤廉为民”的实际行动,凝聚力量,共克时艰,造福于民。
  持续扎紧实事求是的作风。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少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也狠狠拉了一把“脱贫攻坚”的尾巴。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风险犹存,挑战很大。越是面对这种情形,越要系统周密认清具体的“山势”,不能单凭一股脑儿的主观热情“大呼”直上。此刻,需要正确处理小积和大胜的关系,进一步坚定信心,勒紧裤带,积蓄能量,踏实脚步,爬坡过坎。过紧日子,是基于实情奔着目标去,紧的是干部的脑袋,不是群众的口袋;紧的是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而不是紧政策、紧投入,是把钱用在最短板、最弱项,用在关乎发展大计、民生大计的最关键之处。面对危机,有的放矢,才能处变不惊,实现事半功倍的预期。
  持续扎紧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一番苦哪来一份乐。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和平年代、发展时期同样需要坚持和传承。井冈山、延安、西花厅、梁家河、塞罕坝等地无不留有一代人艰苦奋斗的印迹,精神弥足珍贵。时下,世界疫情还在持续蔓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下行影响还在加剧。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打好“三大攻坚战”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很多“堡垒”要攻,很多“硬仗”要打,必须精打细算,经历一番辛苦、一番斗争才能“拨云见日”。各级要持续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常忆苦经历,过得苦日子,把思想收紧,把作风扎紧。节约一张纸、省聚一顿饭、精简一场会、少建一座楼……不必要的点滴支出汇聚成流,就是为民聚财,就是好的习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壮大。简朴务实,自然受到群众欢迎。
  持续扎紧勤廉为民的作风。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毫一末见初心。为民造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怎么困难,再怎么艰难,也要迎难而上,咬牙攻坚,决不能用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减为民的服务的力度、打民生事业的折扣。应对疫情下的危机,报告提出,中央政府带头,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要求一定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扎紧钱袋,过紧日子,促进的是各级自觉转变角色定位,用廉洁自律的定力、简政简支的杠杆持续撬动民生保障、民生投入的大事业,折射的、要求的就是不能再搞所谓的面子工程、烂尾工程、政绩工程,减少无端的、重复的、不必要的浪费,转而增加“六保”和“六稳”的砝码、增加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充实感、获得感。秉承为民初心,过紧日子,廉洁从政,必将再次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再次汇聚起战胜困难、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群众力量。
  战鼓声声催人奋进。过紧日子,更加需要平正以待,更加需要扎实、勤实、务实工作作风,一以贯之抓落实、保预期,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贡献力量。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三个维度吹响作风建设冲锋号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在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推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更要吹响作风建设的冲锋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抓铁有痕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表率。
  强化“三心”想干事,吹响解放思想号角。要强化未雨绸缪的谨慎之心,无论在“工作圈”还是“生活圈”,都牢固树立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价值取向,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时刻警惕“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坚决杜绝“温水煮青蛙”思想麻痹、“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态度漠然,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心态,防止隐患发生,阻止危机蔓延,变“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为“曲突徙薪”早做打算。要强化敢想敢拼的进取之心,树牢“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杜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错事不如不干事”的安享太平,剔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麻木不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提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冲锋在前啃硬骨、为民担当涉险滩、创新发展破关隘,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强化防微杜渐的忧患之心,面对波谲云诡的外部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忧国家发展、民生需求、自身不足,及时发现、果断处置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调查研判、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有效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确保及早预防、源头根治。
  把握“三度”能干事,吹响解决问题号角。发现问题要有精度,坚持“处处留心皆学问”,练就明察秋毫的眼力,锻造一叶知秋的本领,学会用放大镜、显微镜看问题,善于从细节变化中敏锐识别“蛛丝马迹”,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很强的政治鉴别力,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用接地气的脚板丈量短板,以钉钉子的精神查摆隐患,谨防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别问题变成普遍问题、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分析问题要有深度,用科学知识透视问题、丰富实践反思问题,对大量、具体、表面问题进行系统归纳,辨清主次、分清是非、把准缓急,从繁杂中感受规律性、苗头中发现倾向性、偶然中揭示必然性,提升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力、敏锐辨别力和正确预见力,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按下葫芦浮起瓢”不观全局,防止摆成绩头头是道、抓问题躲躲闪闪,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应对问题要有准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潜入问题“浑水”摸清矛盾老底,敢于、乐于、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对潜在问题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对复杂问题抽丝剥茧、对症下药,对热点问题冷静应对、积极解决,对焦点问题当机立断、果断处置,对难点问题反复研讨、打通关键,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突出“三不”干成事,吹响埋头苦干号角。要敢于攻坚不畏缩,坚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勇当“行动派”的战士,不做“清谈客”的绅士,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机遇、苦干实干作为增长才干的途径、应对挫折作为磨炼意志的过程,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紧急时刻豁得出去,在风雨洗礼中炼就“钢铁之躯”,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问题面前不动摇、挫折面前不气馁,确保“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久久为功不松劲,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秉承磨铁成针执着,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一茬接着干,杜绝紧一阵松一阵的“三分钟热度”,防止“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摒弃“出名趁早”的急功近利,克服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以踏石留印的作风、水滴石穿的毅力推动改革发展走向深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求真务实不虚浮,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锋”的劲头,敢于挺进无人区,争当开拓先行者,切入“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炼就真抓实劲、敢抓狠劲、善抓巧劲、常抓韧劲,切忌纸上谈兵、避实就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出“实招”,决不能用口号代替行动、作秀代替实干,少问“做没做”“有没有”,多问“好不好”“优不优”,自觉践行“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争先精神,确保一切工作、各项成绩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实干当先走实干部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具体“实干”上来,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在“实干”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践出真知。党员干部思想解不解放、担当作为如何,“实干”一见便知。当然“实干”不是按部就班,更不是照搬照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党员干部从保守僵化、落后封闭、自以为是等状态中走出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思维定势,强化实践思考,少些纸上谈兵、理论假设,多些求真务实、实践探索;要以学习考察、上挂下派等方式,强力推动党员干部从办公室、象牙塔、自留地中走出来,多聚焦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多到项目工程、脱贫攻坚、企业生产等发展一线,多结合改革发展实践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开展实地调研,转变思想认识,研究对策建议。
  在“实干”中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实干”是工作状态,更是精神境界。党员干部敬业奉献意识强不强、责任落实到不到位,“实干”往往是最为有效的检验方式。要通过强化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岗位职责,强力推动党员干部从懒政怠政、安逸舒适、自我满足中走出来,积极聚焦改革发展,认真抓好思考谋划、安排部署和落地见效;要通过目标考核、容错纠错、激励评价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从四平八稳、按兵不动、得过且过中走出来,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急难险重任务,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真抓实干中探索实践,不断探索新办法、提出新举措。
  在“实干”中严守纪律、转变作风。“实干”是纪律作风,是职业素养要求,不是随意乱干,更不是超越红线。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在“实干”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既不为了一己之私利违纪违法,也不因实践环境错综复杂而做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始终做到不越底线、不踩红线,并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身边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持社会公平正义,以好的党风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实干”中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重点解决好贫困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到今年底全国人民都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干部作风,没有“实干”支撑,无异于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相信有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正风肃纪当防矫枉过正
 
  这两天,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四川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干部违反工作纪律的通报,通报显示,因一名公职人员工作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同在工作时间有7人点赞和回复,除发布者、点赞者8名当事人外,当地还有10人因此事受到处理,他们所在的5个单位也被责令向马边县委做出书面检查。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十二分的干劲。因此,工作期间饮酒、工作不在状态、上班开小差等看似简单、普通的“小事”,却关乎着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作风意识,直接影响着工作成效。故此,对明目张胆地违反工作纪律的现象,进行及时处理是应该而必须的。但是,既是正风肃纪、治病救人,若“微恙”也下“猛药”,就难免有些“矫枉过正”了。
  这条新闻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看看网友评论,就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近年来,大凡关于党员干部被处理的报道,网友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矛头都指向被处理的当事人,从作风到人格都会受到质疑,甚至还会认为“处理”轻了。但这次却截然相反,这些“评论”几乎也是“一边倒”,观点都偏向于“小题大作”,觉得一名公职人员于14点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与工作无关的动态”不应当引发这样的“波澜”。
  当事人究竟发了一条什么样的“动态”,从新闻中也可看出并非“反动言论”,只是“与工作无关”;从发布朋友圈动态的时间来看,“14点”也属于“午休”时间。况且其他那几位的“点赞”以及当事人的“回复”都在下午上班之前。也就是说,该“公职人员”就是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里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倘若这条“动态”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仅仅是抒发小我情感的一句感叹或观点,其实也就没有超出“言论自由”的原则,倘若就此界定为违反工作纪律而进行“连带”处理,确实有些让人费解。
  当然,即使是在“休息”时候,只要有紧急任务,或正在完成关键的工作,该“公职人员”因发“朋友圈动态”而耽误了正事,造成了损失或不良影响,接受处理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一些列的话题在新闻中都没有体现。从“通报”来看,有一句“造成了不良影响”的表述,但究竟是怎样的“不良影响”也不太明白。从“处理结果”来看,除了发动态的、点赞和评论的,还涉及5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相关单位5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5名纪检人员等。这是一种纪律的“倒逼”,但“整改”与“书面检查”都让人茫然。
  党员干部虽说境界要比普通群众高,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但也同样食“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诸如午休时间浏览一下QQ空间、微信朋友圈,发一句没有“负能量”的“动态”,是再普遍不过的了。如果不对工作的“实绩”进行调研,仅凭“现象”就随意“处理”,那势必有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给人以“矫枉过正”之嫌。须知,“正风肃纪”当防“矫枉过正”,只有恰当的“处理”才能矫正错误,激发斗志,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8848.138844.43中的作风之道
 
  北京时间5月27日11点整,2021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这是中国第三次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精准测量,1975年第一次测量珠峰身高为8848.13米,2005年复测得8844.43米。党员干部不妨在这8848.13米与8844.43米之中,感悟作风之道。
  8848.13米,是勇于挑战、敢于担当。1975年,中国登山队让珠峰有了标准身高:8848.13米。尽管对这个“生命禁区”知之甚少,9名队员仍毫不畏惧地在冰天雪地中作业,面对攀登路线的空白,挑起修路任务,用四天时间从6500米修到8100米,他们是智慧、勇敢、坚韧的。当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亦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直面困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长能力才干,永远保持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8844.43米,是精益求精、求真务实。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精确测得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数据8844.43米。在重测工作的100天里,测绘队员克服艰难困苦成功登顶,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让人类更加全面科学地了解世界之巅。事莫定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组织工作亦是如此,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抓细抓实,发扬“工匠精神”,对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从细节入手、向实处着力。在“求真”“求是”过程中要依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按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想问题、看问题、出主意、做事情。
  从8848.13到8844.43,变的是距离,不变的是严谨。2021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意味着即将迎来世界的新高度,对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等有着重要意义。为何再三测量?因为冰雪在消融、地壳在运动、技术在更新,更重要的是在追求精确且严谨的数据。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党员干部要把严谨细致当作一种追求,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抵御诱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在群众工作中常怀“不满足”之心,处处为老百姓的福祉考虑,真正做到时刻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补短板当有三视眼光、三效作风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近日,《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我们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的决定性进展,另一方面,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存在一些短板,要求聚焦短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党员干部当以“三视”眼光、“三效”作风,补齐短板,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态度决定高度,眼界决定境界,补齐短板当有“三视”眼光。要重视短板。“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要看小康社会的发展是否全面、均衡。一个人没有脱贫,一个领域还存在突出问题,都会影响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当前,虽然我们在各项领域都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注意短板,重视短板。要正视短板。有些短板存在已久,是难啃的硬骨头。但难啃并非不能啃,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扬长避短,在地方优势上进一步做文章,锦上添花,对地方劣势予以掩盖,尽量回避。当下,我们要少一些回避问题的“扬长避短”,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取长补短”,“越是艰险越向前”,正视短板,直面短板。要审视短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补齐短板,需要知其根源、查明原因、找准方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样是贫困问题,有的根源在人,有的根源在环境,有的根源在技术,只有深查细纠、审时度势、因地施策,才能够药到病除、百发百中。
  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作为,决胜小康当有“三效”作风。要抓出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短板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补短板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只见动员部署不见成果落地,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抓进度、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坚持结果导向出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底气补齐短板,抓出成效。要抓出时效。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仅剩半年,从人群看,从区域看,从领域看,我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短板,补短板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步伐已经不允许我们打持久战、拖延战,我们必须集中火力攻坚,集中优势打快速战、歼灭战,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小康。要抓出长效。部分地区一时间内倾斜全部的资金、力量和政策用以补短板,短时间内成效明显,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弊端。一方面其他领域也需要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受倾斜领域的政策依赖。正如“扶贫不如扶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补短板也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动态良性循环,常态补短,补出长效。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一步之遥,在这千米长跑的冲刺时刻,党员干部更需咬紧牙关、一鼓作气,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以“三视”眼光、“三效”作风补齐短板,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不妨多些参观书记式的工作作风
 
  有基层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前,习惯到工作先进典型的地方进行“参观”。比如,“空心村”改造,村民不理解,认为是卖了“祖宗地”,便组织村民到改造好的村进行参观,当村民发现改造后不但保护了土地,而且让村子变得更漂亮,自然就支持改造工作。再如,拉村民到邻县参观油茶种植成果,赢得了村民支持,提高了村级产业发展效益也为群众创造收入。如此,该基层领导被村民称为“参观书记”。
  从中不难看出,“参观书记”不是单纯的参观、旅游,而是带着工作任务和“取经”心态去调研学习的。一方面,工作达到什么目标、实现什么效果,往往都会有“无底”感,到样板村参观学习正是找到看齐的“标杆”;另一方面,调研是成事之道、谋事之基,兼顾借鉴他人的优势和经验,结合自身特征和实际,能够少走弯路、瞄准方向、节约成本;第三,参观过程也是凝心聚力的过程,能够让村民群众看到“未来蓝图”,从而激发支持大局工作的内生动力与主动性,为抓工作促落实夯实群众基础。
  “参观书记”身上也可以读出几点党性品质,首先是敢担当,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是回避问题、逃避责任,而是主动承担起来,找出路、找方法;再次是工作路径创新,抓群众工作、做群众思想,不是一味讲道理、“靠大道理服人”,而是转变思路,从“参观”上带动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赢得群众支持与认可;三是真抓务实,把握调研这个开展工作的密码钥匙,利用好难得可贵的参观机会,学来技术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助力打好本地本单位攻坚战。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每个基层都有自身不同的特征特色,每个基层也都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存在,是守护一方群众、造福一地百姓的“青山绿水”。如何将此“青山绿水”转化为百姓群众富起来的“金山银山”,就得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发挥领头羊、主心骨作用,找出路、想办法、谋划好,带动群众真干实干、干好干成。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想吃馅饼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这点说,“参观书记”的做法就值得借鉴,懂得踏实调研、依靠群众、主动作为,如此激发了地方发展的“群聚效应”,释放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最大“活力圈”。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期,如何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可谓责任大、压力重、时间紧,对基层领导干部提出了政治要求、能力要求和思想要求。带动群众创业、提高百姓幸福感,也须拿出“参观书记”式的工作作风,敢于带头担当、念好调研真经、注重发动群众,如此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在群众满意与干部作为“双循环”之中确保基层事业长足进步。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常备干部作风的千金方
 
  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生死存亡,是关系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内作风建设,是实现党内自我完善和自我净化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要自觉保持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刹住不正之风,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把脉“作风虚浮”,打一针“镇定剂”。“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远离浮夸之风,拒绝夸大其词,做务实求真的“行道者”。《论语》有云,过犹不及。党员干部要受得住“泼冷水”,特别是在过热、脱离实际时,要敢于打“镇定剂”,回归实际,回归本质。常备“镇定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良药”,也是解决干部作风不务实的不二举措。实干兴邦是改革开放40年来验证的真理,是干事创业的“准绳”,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实干、苦干,保持头脑冷静,远离“坐而论道”的作风,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
  问诊“作风涣散”,打一副“止痛药”。作风涣散本质上是作风不严不实的表现,必须以“懒”为戒,以“勤”为标,坚持锐意进取,履职尽责。整治作风涣散,必须下重药、猛药,必须持之以恒抓落实,才能常保干部队伍活力。古语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风整顿就是要追逐“一城一池”的得失,汇聚“扫一屋”之力而“扫天下”。作风整治重在锲而不舍,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毅力,以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的精神,攻坚克难,持续整治不敢干、不想干、不愿干的顽疾,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对症“作风反复”,打一剂“预防针”。没有制约的权力就会野蛮生长,只有关进笼子里的权力才是安全的。作风问题具备反复性,要实现作风整治的长效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用制度给作风反复打一剂“预防针”。要清晰认识到作风整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任重而道远的心态,扎牢作风建设制度的笼子,根除作风腐败的土壤。党员干部也要常打“预防针”,坚定理想信念,笃信笃行,谨言慎行,用好手中的权力,以优良的作风把稳工作“方向盘”,掌好“人生之舵”。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坚持制度、信仰两支“预防针”的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整治作风反复,实现风清气正。

 党员干部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观后感心得
穿好作风外套抵御歪风邪气"
 
  任何一项政策的落地,都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层层推动,而抓落实的态度与能力,检验着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会因好作风而提高,问题会因好作风而解决,基层的自建能力也会因好作风而增强,因此,党员干部务必要穿好“作风外套”,以良好的作风温暖百姓的“心窝子”,把班子锻造成勇于冲锋、能打胜仗的“刀尖子”。 
  有人认为,干工作,只要解决了问题就是“王道”,与作风好坏关系不大,此言差矣。作风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外在表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它的重要性莫过于地基的牢固对于摩天大楼高度的影响。“作风外套”一旦破了洞、掉了线,就很难抵御冷风灌入。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着手,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争做“五官端正”的党员干部,从而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少些“要我做”,多些“我要做”。党员干部身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是队伍中的“冲锋手”“排头兵”,不仅要带头“甩开膀子干”“撸起袖子干”“扑下身子干”,还要有“凡劳苦担重担”的气魄。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切忌等一等、看一看、瞧一瞧的思想。成果不是等来的,更不是看来的,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敢担当勇作为”,将“奋勇当先”“首当其冲”意识根植于心。
  少些“小聪明”,多些“大智慧”。一提到报告、方案,想的是“度娘”;一谈到措施,想的是照搬照抄;一说到成绩,想的是怎么宣传。这些行为看似聪明,高效便捷、滴水不漏,实质上确是自作聪明,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更经受不住时间的检验,最终还是要“吃大亏”。大智慧则是一种“大智若愚”,平和看待自己的名利得失,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艰辛,正是一种这样的“傻”,才能练就“高精尖”的本领。对党员干部而言,必须要根除“走捷径”“小聪明”的念头,戒骄戒躁、虚怀若谷,做一名大智若愚的“智慧家”,才能切实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少些“官架子”,多些“乡土气”。所谓的“官架子”,就是指做官的威势和派头,穿着上“洋气”,派头上“阔气”,工作上“骄气”,不善于讲百姓话,一张口就是讲“理论”,一工作就是发“命令”,这不仅会离间党群干群关系,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应深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常到现场看一看,常到基层走一走,常听群众说一说,把人民群众的烦恼事、操心事、揪心事挂在心上,把解决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领导干部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着党的形象、决定着人心向背,因此必须保护好这件“外套”,方能更好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