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免费下文档
| 注册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4篇

时 间: 2016-02-22 08:05:10
【导读】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1 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对接。近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牵手成功”,于38万公里之外上演最美“月宫之吻”,惊艳世界。而这令人振奋的画面...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1
  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对接。近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牵手成功”,于38万公里之外上演最美“月宫之吻”,惊艳世界。而这令人振奋的画面背后,是千万航天人的拼搏奋斗。青年干部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向航天人看齐,传航天精神,悟工作宝典,担青春使命,圆中国梦想。
  以“矢志不移”为目标,锤炼最坚定的意志。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八院805所历经九年攻关研制,上千次试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进行661次对接测试、518次样品转移测试,确保交会对接顺利。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航天人不言放弃、披荆斩棘、直至功成。青年干部需向航天工作者学习,敢于直面挑战,以坚守理想的骨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于攻坚克难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立功增能的演练处,锤炼“宝剑锋自磨砺出”的坚韧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以“精益求精”为标杆,追求最极致的细节。对接全步骤需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装配精度要达毫米级,制造精度则要以微米级计量,每一毫秒,每一微米都可能导致失败,唯有坚持高标准,细心考虑、细致把握,最终方能分毫不差,完美对接。青年干部需学习嫦娥“牵手”经验,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从事关大局的细节着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逐字推敲,逐项打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于奋进新时代中实现自身价值。
  以“躬身实践”为阶梯,涵养最深厚的实力。从2007年“嫦娥一号”迈出探月第一步,到2020年“嫦娥五号”九天探月时自动取样月面,一批又一批航天人前赴后继,日夜不息,潜心钻研,身体力行,不断提升交会对接技术,向世界展现中国航空航天的强大实力。青年干部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缺少工作经验,欲展报国之志,需用双脚丈量基层的每一寸土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于火热实践中练就本领,从平凡工作中淬炼成长,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2
  近几日,备受关注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美落月、顺利挖土,又一次刷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高度,引起国人“疯狂”点赞并高呼“我家仙女去月球挖土了”。落月、挖土,看似是轻盈、稳健的一落、一挖,实则背后蕴藏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和真实写照。
  “仙女挖土”背后是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执着不变秉性。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但对航天人而言,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了的苦。就像此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测试期间,每天得来回倾角接近90°且有180多级钢铁台阶的“天梯”四趟,在不足8平米并充满高压气体流动嘈杂声、没有空调的艰苦工作环境里,整整干了60天,从没有抱怨过一次,最终顺利完成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作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基层干部,肩负着伟大使命,更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航天精神,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院子,经常到一线“自找苦吃”,不断扎根基层、积蓄力量,在矛盾最突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地方淬炼成长。
  “仙女挖土”背后是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和衷共济志气。航天工程是规模最为庞大、系统最为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一项重点工程,而就是这么一个空前复杂的大工程,中国航天人无数次以战斗的状态和战斗员的雄姿,从实验室到车间,从生产一线到后勤保障,上下全体动员,团结一心,不畏艰难,越挫越勇,顽强拼搏,克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险阻,用他们神一般的毅力和勇气冲过万重山,用他们满腔的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正如此次“嫦五”探月成功背后,离不开无数航天人和衷共济、共同战斗精神这面凝心聚力的旗帜,是几代航天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斗志。作为基层干部,要勇于砥砺奋斗,拿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决心,奋斗扬帆再起航,时刻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凝聚团结合作奋进力量,在广大的基层舞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建设行动贡献力量。
  “仙女挖土”背后是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自立自强风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此次嫦娥五号落月挖土整个任务过程中,探测器需要经历着陆器落月、月表采样、月球起飞、轨道对接、样品转移、返回器返回等多个环节,飞行程序非常复杂,技术性能要求严格,诸多难点、风险点,给研制团队带来巨大挑战。但研发团队通过集中最强阵容夜以继日攻克难关,最终实现了研制过程技术状态和质量受控。作为基层干部,要学习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进取精神,沉下心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突破“卡脖子”难题,用钉钉子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早日成为所处工作领域的“全能手”。
  “仙女挖土”背后是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始终如一底色。从立项到发射,嫦娥五号经历了10年的艰辛奋战,其中有小小年纪却凭着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格、娴熟过硬的专业能力而被人称为“大姐”的最年轻女指挥员;有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严谨细致,但生活中却热爱古装汉服的文艺少女;有在火箭发射现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真性情姑娘……像他们这样,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投入到航天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经历过大城市的车水马龙、繁花似锦,却依旧选择一心扎根高山海岛,为中国航天默默奉献,这是潜藏在每个航天人心中始终如一的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正是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鼓舞着每个逐梦奔跑者,投身强国伟业,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苦干实干,不负时代韶华,激荡出14亿多中华儿女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行稳致远、破浪前行。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3
  北京时间12月6日清晨,嫦娥五号的上升器(小姑娘)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小胖子)在环月轨道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并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是中国首次、乃至人类首次的技术创新。从这个历程中,我不仅仅感受到激励人心的探月精神,也从这个对接过程中,悟到一点基层工作中的小技巧。
  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心态,泰然自若,澄思寂虑。“小胖子”看到心仪的对象出现时有些激动,但仍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步骤、分阶段地向上升器靠拢,50公里、5公里、1公里、100米,每一次停泊观察都是对最终靠近时间和地点的精确把握。越到最后,反而更加冷静,不断进行精准计算和调整。这个过程就好比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各基层干部要像“小胖子”一样,越到危难和重要时刻,越要保持冷静,以冷静的头脑科学规划破局路线,敲定工作步骤,在复杂多变的问题中求出“最优解”,做出正确的决策,对问题精准把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冷静观人,冷耳听雨,冷静当感,冷心思理。”同时,在深入基层工作中时,也要有一颗冷静的平常心,以冷静的态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找准攻坚突破口,科学谋划工作步骤,找准脱贫的路子、发展的路子、解决问题的路子。
  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檠天架海,材优干济。“小胖子”能够有如今冷静精准地判断,来源于中国航天技术中对接任务深厚的功力积累。2012年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顺利交会对接,都是我国航天人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为了在“十四五”规划中扬帆远航,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尤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为修炼方向,不怕“担风险”、不怕“讨人嫌”,要敢为担当,敢为先锋,不断在工作中炼本领,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能力也就自然而然能提上来了。不断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能力,持之以恒增长才干。
  最牢靠的是细节的把握,细致入微,心细如发。“小胖子”重达2.3吨,在运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将身姿轻盈的“小姑娘”撞飞,正是由于“小胖子”对于速度、位置都有极为细致的把握,对微重力环境、热环境等有极为细心的考虑,用极高的控制精度才保证了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作为基层干部更要树立注重细节的观念,以细节砥砺自我,涵养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不断成长、行稳致远。“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认真把握工作中的细节,把每一件小事干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譬如经手的数据、文字都反复检查核对,确保精准无误,将“凡我经手,务必精准”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在为民服务上更要一丝不苟,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用心、用情,不能马马虎虎,要确保工作中每一环节均规范细致,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



       学习中国航天嫦娥五号探月精神心得体会4
  “12月8日6时59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离轨,7时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经度0度、南纬30度附近的预定落点,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看到这一消息时,才恍然想起离嫦娥一号飞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有多少豪言壮语变成谎言,又有多少深耕细作结出硕果。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15年前《科学发现报》的截图,上有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探月工程计划,现在看来,只有我们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将梦想变为了现实。其他几个国家要么有野心没实力,要么有实力没动力,当年的高谈阔论、雄心壮志只能沦为南柯一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站在基层仰望“嫦娥”,在为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在工作上也收获了一些启发。
  要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的学习心态。中国探月工程的稳步实施,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学习攻关,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的是科研队伍能力的进步,启发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心态,才能行稳致远。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偏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等诸多“绊脚石”“拦路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作为党的基层干部,要有“能力不足”的紧张感,多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切实提升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狠抓落实本领、群众工作本领,方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披荆斩棘、不辱使命。
  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有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已经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却没能实现二十一世纪初的探月目标,究其原因,在于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不能脚踏实地去执行。邓小平同志曾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目前,仍有一些干部觉得基层条件苦、嫌麻烦,不愿下一线、走基层,不愿“沉”也不敢“沉”,在办公室里靠电话、微信或QQ指挥布置工作,在会议室里靠台账资料搞调研修饰成果,一系列脱离群众的行为让干群之间逐步情感淡化、关系疏远、信任变质。基层干部是党的决策的最终执行者,身处群众工作第一线,必须要有“不在办公室里当盆景,去群众当中做雪松”的工作情怀和“一沉到底”的工作魄力,才能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做好事业发展的铺路石。
  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人民情怀。中国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乃至中国航天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他们日夜坚守科研一线,始终心怀祖国、心系人民,用汗水浇筑了“中国航天人”精神。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到“四有书记”谷文昌,再到最美奋斗者杨善洲,他们或固风沙、或治荒山,主动挑最硬的骨头啃、找最难的工作干,归根结底是因为心里装着百姓福祉。党员干部如果心里没有人民,再大的雄心壮志都会付之东流,再强的工作能力也会用偏了方向,只有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像种子一样,在人民群众丰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站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仰望“嫦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但我们都知道,虽路途不同,终点却永远都是同一个。